Search

#海漂垃圾旅行

全球每年有480萬至1270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
你是...

  • Share this:

#海漂垃圾旅行

全球每年有480萬至1270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
你是否曾想過,這些垃圾最後都去哪了?🌊

🔔本院最新研究:以大數據運算分析25年(1993-2017)來全球七大洋區的垃圾分布,發現在風阻與海流影響下,海洋垃圾從亞熱帶逐漸轉移至熱帶和極區,#太平洋區是重災區,#臺灣就在其中☹️

📍論文已於今(2020)年10月發表在《環境研究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鄭明修研究員表示,海洋垃圾在全球各海洋區域的累積有百倍到千倍的差異,隨著不同海流與風阻效應,決定其可能的終點。

🔵本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辛宜佳副研究員說明,依據模型模擬結果,海洋垃圾分布已從亞熱帶轉移到 #熱帶 和 #高緯度地區,並且將從太平洋東岸轉而累積至太平洋西岸,#臺灣 與亞洲區域可能面臨巨大的海洋垃圾危害。

另外,塑膠垃圾因為比重比海水小,可被運送得非常遙遠,容易被帶往極地,#南北冰洋 可能是另一個海洋垃圾堆積熱點。

🔴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柯佳吟副教授也示警,漁業作業區域 、較高海洋初級生產力區域與海洋垃圾分布熱點重疊,若垃圾只增不減,整體海洋生態系與人類經濟活動都會受到影響。

✅海納百川,水源孕育地球上豐沛的生命,卻概括承受人類製造的垃圾。研究團隊呼籲民眾「從源頭減量」,透過淨灘及日常的減塑行動,一起守護海洋💪

#中研院研究 #海洋危機 #海漂垃圾 #源頭減量
⏩論文全文:https://reurl.cc/ldA92l
⏩更多細節:https://reurl.cc/8nRdY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research team from the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at Academia Sinica and Institute of Fisheries Science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recently published their findings on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cleanup opportunities for macro ocean litter and where the potential destination of the litter is through considering both ocean surface currents and winds using big data during 1993-2017. Their findings were based on assessments of change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offshore- and coastal-source macro ocean litter, respectively, under simulations of four windage scenarios.

⏩More: https://reurl.cc/9Xq2xO
#AcademiaSinica #AS #Oceans_in_cris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 海流+風阻效應海漂垃圾襲台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12457

[中央社] 中研院:台灣面臨海漂垃圾危害超過預期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1130113.aspx

[蘋果日報] 中研院發現海漂垃圾更往熱帶和極區集中人類宛如「垃圾堆裡吃海鮮」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1113/AEUKHKEYZZAEJPKFLFY4RBMYLY/

[聯合報] 影/加入風阻因素中研院:海洋垃圾熱點轉至熱帶極區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012021


Tags:

About author
這裡是由【中央研究院媒體小組】經營的平台,作為中研院好朋友們交流互動用,幾點注意事項還請粉絲們彼此提醒喲! *發文請盡可能與學術研究、學術活動相關,勿濫用平台打廣告。 *有疑慮要發問,請保持基本禮貌,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歡迎各種評論,但禁止謾罵或人身攻擊等,違者將隱藏、刪除貼文或封鎖帳號。 *有非關本文的意見,請善用「塗鴉牆」或「私訊」,發文下明顯不相干留言將隱藏或刪除,保持版面一致性。
中央研究院官方粉絲頁
View all posts